韩国国家空运仁川国际机场介绍
韩国国家空运仁川国际机场介绍
韩国国家空运仁川国际机场介绍 仁川国际机场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CN,国际民航组织:RKSI ) (韩文: ? ? ? ? ? )是韩国最大的民用机场,距离首尔市中心约70千米,在2001年初正式启用,代替旧有金浦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线地位。
仁川国际机场是韩国国际客运及货运的航空枢纽,是亚洲第6位最繁忙的国际机场,同时也是韩国最大的两家航空公司大韩航空及韩亚航空的主要枢纽。
瑞士日内瓦国际机场协会(Airports Council International,简称ACI)2005年到2015年的调查,仁川国际机场连续10年获得“全球服务最佳机场”第一名。
概况仁川国际机场位于韩国仁川市西侧永宗─龙游岛(Yeongjong-Yeongyu Island)上,邻近黄海。
以往,永宗岛与龙游岛是两个分离的个岛屿,在经填海造地后才合而为一。
这两个岛皆在仁川广域市的行政范围内,故取名“仁川国际机场”。
除了借由往来于仁川附近海港的渡轮,国道130号上连接岛屿与大陆的永宗桥亦兼负起运输的工作,来自韩国各地如巴士等车辆皆得以自如出入机场。
每整点亦有从首府首尔出发的接送巴士。
此外其他次要干道沿线亦有公车接送旅客不论从首尔城内或城外前往机场。
而连接仁川国际机场及金浦机场的高速公路亦已启用,为国际及国内航班的转机乘客提供更大的方便,2007年更有仁川国际机场铁路连接两个机场,到2010年12月铁路服务延长至首尔站。
仁川机场在第一届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暨国际机场协会全球机场服务品质评比中获得“最佳服务奖”(Best in Service Award in Class)及“全球最佳机场”第二名,仅次于香港赤鱲角国际机场,先于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
仁川亦为国际机场协会排为全球第一。
历史在1988年汉城奥运后,韩国的国际航运量有着惊人快速地成长,特别在1990年代后,前汉城(今首尔)金浦机场已经出现许多征兆其已无法继续应付增长的航运量。
故为减轻金浦机场的压力,于1992年11月展开了新机场的建设工程,希望未来能成为区域的航运中心。
仁川国际机场是建筑在永宗岛与龙游岛间的人工填海地上,共花了8年时间建造并加上6个月的试营运,一直要到2001年3月才正式启用。
机场预计分期建造完成,启用初期处于第一期完工的状态,目前已完成第二期建造工程。
机场首次开放时曾发生了许多问题,其多数皆与行李分拣系统有关。
事实上当局在试营运时期就已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一直到正式开幕前都还没有解决方案,使得机场在开幕初期还必须用半人工的方式处理行李问题。
幸好在一个月内系统就修复了正常,机场终得以顺利运作。
在2001年911事件后,管理当局升级了机场的安检系统。
尔后几年邻近国家所暴发的多种传染疾病疫情也使得仁川加强了健康检查仪器。
仁川也遵照了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建议标准,或多或少自行增加了许多设施,让仁川赢得亚洲最科技化机场的美名。
仁川机场在拥有良形象获世人注目的同时,在数字上面的航运量也有不斐的成长。
在2002年上半年就有许多人认为机场将于2006年达饱和,故当年2月,仁川就积极地展开了二期工程。
原本当局预计在2008年12月前才要完工,但为了赶上北京奥运的时间,工期被缩短到在2008年6月前就要完成。
2006年11月15日,空中客车A380首次抵达首尔,作为首次认证飞行中的一站。
机场利用了这次机会实习A380实际运作的情况以为未来做准备,特别是地勤补给的部分。
仁川还特意安排了A380停入其中一个能以确保机场登机口未来能完全符合A380的要求。
结果令人相当满意,从跑道、滑行道到每一个登机口都能完全符合A380的标准。
为提供更进一步的服务,仁川机场与韩国领导物流业者韩进集团(韩国国家航空公司─大韩航空母公司)在2008年1月10日签定了合约将建立一座楼高9层的医疗院所,计划于2011年完工,届时永宗医学中心将服务附近居民并开发未来每年30,000人次潜在的医疗旅游市场。
大事记1992年2月:总体规划蓝图批准1992年11月:场址整地及一期工程开工1994年7月:南北防护堤完成1996年3月:正式取名“仁川国际机场”1996年5月:旅客大楼开工1996年12月:跑道工程开工2000年6月30日:众基本设施完工2000年7月:试营运开始2000年11月:开幕日期公布2001年3月29日:机场正式启用2002年2月:二期工程展开2002年11月:新客运停机坪完工(二期)2003年9月:启用全亚洲第一个 ILS CAT III-B仪表着陆系统(二期)2003年10月:新货运航站楼工程展开(二期)2003年11月:机场互联运输系统工程展开(二期)2003年12月:第三跑道开工(二期)2004年6月:远端旅客登机廊开工(二期)2004年9月:导航灯装设完成(二期)2005年1月:能源分布网络建筑完成(二期)2005年4月:航站楼竣工(二期)2007年3月:机场铁路开始的操作2008年6月:二期工程建筑完成建造阶段机场原计分三期建设计划,依客流量慢慢增加设施。
然而在机场开幕后旋即改为四期计划。
第一期机场目前已经过了第一期计划。
第一期计划的内容包括每年客流量3000万人次及货流量170万公吨。
在一期计划中,将会建成一座楼板面积496,000平方米的航站楼航站楼、两平行跑道、一座塔台、行政管理中心、综合运输大楼(以Terry Farrell & Partners风格设计)、中央营运中心、三座货运中心、国际商务中心以及一座政府督导办公室。
目前一期工程皆已完工。
第二期第二期工程始于2002年,原本当局预计在2008年12月前才要完工,但为了赶上北京奥运的时间,工期被缩短到在2008年6月前就要完成。
在第二期计划中,仁川机场将建成全长4,000米(13,000尺)的第三跑道和占地13公顷的货运区。
同时,建成16.5万平方米的客运廊,通过一条长870米(2,850尺)的地下轨道和主航站楼相连。
机场将装配ASDE-X雷达追踪系统和ADS-B(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系统,将提高机场在恶劣天气中处理航班起降的能力。
第二期完成后,机场每年可以处理41万架次航班,4400万人次旅客。
届时,外国航空公司将搬迁至新建的客运廊运营,而大韩航空和韩亚航空则继续在主航站楼运营。
第三期机场第三期工程总投资40亿韩元,于2011年动工,计划2025年完工。
韩国政府计划在现有的主航站楼以北新建第二航站楼,并且扩建现有的货运区。
和客运廊一样,新建成的航站楼和主航站楼之间将以地下轨道交通相连。
机场的停机坪也会得到扩建。
同时,机场来往市区的铁路将进行升级。
第三期工程完工后,机场每年可以处理6200万人次旅客。
第四期预计将于2025年完工,是仁川机场计划的最终极目标。
在全体完工后, 仁川国际将拥有2个旅客航站大楼、4座卫星客运廊、128个登机口及4个平行的跑道。
仁川每年将能处理1亿人次的旅客及700万公吨的货物。
仁川预估能在2025年前成为成为全球十大繁忙机场,而且还有扩张的空间。
航空客运设施主航站楼主航站楼门(Main Terminal)的面积约496,000平方米,是韩国最大的航站楼。
大楼长约1060米、宽149米、高33米,建造的费用约为1.3816兆韩圆。
在航站楼建造了时候运用了当时韩国最高的科技技术希望能创造一个让航空公司及机场员工工作更有效率、旅客更感“温暖、舒适”的大楼,特别希望让在长途飞行后的旅客能舒缓身心。
主航站楼负责处理韩国本国的航空公司的航班,而其他国家的航空公司则在卫星航站楼处理航班。
主航站楼共有44个登机口(全都可供空中客车A380使用)、50个海关检查台、2个生物检疫柜台、6个固定及4个活动的旅客健康检疫柜台,此外还有120个抵境证照查验台、8个抵达安检通道、28出发安检通道、252个报到柜台及120个出境证照查验台。
地下1楼:此层主要是方便旅客及机场职员的设施,例如咖啡店、面包饼店、餐厅、银行、书店、超级市场等等。
1楼:此层是入境层,是抵达首尔的乘客离开飞机并办妥入境手续后的必经之路。
此层设有交通、观光、机场资讯、外币兑换、精品店等设施。
2楼:此层分为2部分。
其中一部分是在禁区内,此部分有登机口、隔离站等设施。
另一部分是在禁区外,此部分的中典有一个大厅,设施包括:银行、邮局、商务中心、资讯系统等等。
此层亦设有转机设施,方便经此机场转机的旅客;另外亦设有5条玻璃观光桥连接公共运输交会处。
3楼:此层是离境层,与2楼一样,也是分为禁区内和禁区外两部分。
禁区外设有大量商店,包括服装、纪念品等;禁区内则设有离境有关的设施,包括海关、安检处、候机口等,此外亦设有免税店、便利店、餐馆及外币兑换等设施。
4楼:此层设有高级餐厅、精品店、机场照相馆、转机乘客专用酒吧等设施。
卫星候机楼卫星候机楼(Concourse)于2008年5月建成。
同年6月10日起,所有外国航空公司的航班均在卫星候机楼起降,而韩国本国的航空公司的航班则在主航站楼起降。
卫星候机楼和主航站楼由两条870米长的地下轨道相连。
离港旅客在主航站楼办妥登记手续和离境手续后,可在主航站楼的地下一层乘坐列车前往卫星候机楼。
卫星候机楼有30个登机口,以及6个航空公司休息室(分别为韩亚航空,新加坡航空,国泰航空,日本航空,大韩航空和中国东方航空)。
航空货运设施货运站仁川国际机场共有6个货运站和5个独立的仓库。
A货运站由大韩货运航空管理。
它是全机场面积最大的货运航站楼,面积约60,000平方米,可处理如必须冷藏的特殊类型或运载活动物的货品。
B货运站由韩亚航空管理。
C货运站是国外航空货运所用,包括FedEx、UPS。
营运设施跑道仁川国际机场有三条沥青跑道在运作中,15R/33L,15L/33R及16/34。
15R/33L及15L/33R每条跑道长3,750米,阔60米,而16/34跑道长4,000米。
现在, 跑道15R/33L主要用于起飞,而跑道15L/33R主要用于着陆。
这主要从每条跑道上橡胶的数量上就可以看出;由于航班经常降落,跑道15L/33R上的橡胶较多。
第三条4,000米长的跑道正作为机场二期工程的一部分正在建设之中。
它预计在2008年7月之间建设完毕。
这条跑道运行之后,多数客运航班的起降将在这条新跑道上进行,而由于临近货运航站楼,现在的跑道15R/33L跑道将主要用于货运航班。
当第四期工程完工后, 机场将拥有四条跑道,其中两条长3,750米,另两条长4,000米。
现在,所有跑道两旁配备了ILS CAT IIIb,使得航班可以在50米的低可见度情况下运行。
到目前为止,仁川国际机场是亚洲唯一拥有完整ILS CAT IIIb功能的机场。
仁川国际机场的跑道灯(包括滑行灯)都和控制塔的专业电脑连接。
因此,空中交通控制塔可以利用电脑设置控制滑行灯和跑道灯,轻松地提供渐进式的滑行,引导航班到达指定的舱口和停靠点。
行李处理系统行李处理系统在仁川国际机场被最初用于处理每个小时31,000件行李,当飞机场成熟和更进一步扩建时也可增加。
系统由一条20千米长的传送带组成,他们被分成标准货物处理和大件货物处理。
它利用一个中心的计算机控制自动的倾斜托盘系统,该系统能透过电脑系统读取行李的标签,平均约需5分钟便可把首件行李从抵达客机运送到航站楼,也只需15分钟便送抵离境客机上,即使行李由一架飞机转到另一架飞机,也只需10分钟。
本网站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合作/权益/投稿 请联系平台管理员 Email:epebiz@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