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牌照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跨境支付牌照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跨境电子商务催生了数量庞大的跨境支付市场,但多年来,跨境支付展商无证参与,导致业务不合规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今,从试点制度到许可证制度,牌照模式下的跨境电商监管机制越来越清晰。
据知情人士透露,包括连连跨境支付、支付宝、财富通、快钱等在内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已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开展跨境支付业务的许可文件。
目前,第一批和第二批跨境支付牌照已经发放,获得牌照的机构超过10家。
第三批跨境支付牌照审批时间尚未确定。
在获得跨境支付牌照前,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试点系统下开展跨境支付业务(也称试点牌照)。
同时,在监管政策真空期,那些没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支付企业也活跃在跨境支付市场。
跨境支付行业牌照制度的开放,意味着监管部门进一步明确了跨境支付的界限和规范,跨境支付牌照时代终于到来。
长期以来,监管部门鼓励跨境支付,积极推动跨境支付业务的发展。
由于大额结算和汇款业务不是银行的核心业务,因此,应由支付机构来提供这种便利的服务。
但在试点过程中,跨境支付机构存在交易审核不到位、缺乏制度和内部控制、对商户管理不到位、无法有效拦截异常交易等问题,造成一定风险。
在后续业务发展过程中,监管部门会逐步明确相关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在支付机构正式获批并取得牌照后,其业务范围与试点相比已经进行了微调。
在获得正式牌照后,监管部门将根据支付机构跨境业务的实际情况发放牌照,并严格限制业务范围。
试点业务与正式牌照的区别,业务范围的缩水,是由于事业单位没有实际开展某类业务所致。
本网站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合作/权益/投稿 请联系平台管理员 Email:epebiz@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