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商品的成本核算
进出口商品的成本核算
为了合理确定成交价格以提高经济效益,在价格掌握上,要防止不计成本、不管盈亏而单纯追求成交量的偏向,尤其在出口商品价格的掌握上,更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过去,在出口业务中发生过盲目坚持高价或随意削价竞销的偏向,给我们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
出口商品定价太高,不仅会削弱我国出口的竞争能力,而且会刺激其他国家发展该项商品的生产或增加代用品来同我国产品竞销,从而导致对我方不利的被动局面。
反之,不计成本在国内高价抢购,在国外削价竞销,盲目扩大出口,不仅会在外销价格方面造成混乱,导致“肥水流入外人田”,使国家和企业蒙受经济损失,而且会使一些国家借此对我国出口产品采取限制措施,并导致反倾销投诉案件增多。
当前,我们主要应防止这种偏向。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加强出口成本核算工作中,应当做到心中有数,即要求掌握有关出口成本方面必要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出口总成本和出口成本价格、出口销售外汇净收人和人民币净收入,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出口盈亏和创汇情况。
现将涉及核算成本和盈亏的上述有关指标,分别简介如下。
(一)出口总成本与出口成本价格出口总成本是指外贸企业为出口商品支付的国内总成本,其中包括进货成本和国内费用。
如需缴纳出口税的商品,则出口总成本中还应包括出口税。
出口成本价格是外贸企业以出口总成本为基础计算出来的单位成本价格,并不涉及有关国外的任何费用;而出口成交价格则可能包括单位商品的国外费用,如国外运费、保险费与佣金等。
(二)出口外汇净收入与出口换汇成本出口外汇净收入是指出口外汇总收人扣除劳务费用等非贸易外汇后的外汇收入。
如按FOB价格成交,成交价格就是外汇净收入。
如按CIF价格成交,则扣除国外运费和保险费等劳务费用支出后,即为外汇净收人。
如按含佣价成交。
则还要扣除佣金。
出口换汇成本指某商品出口净收入一个单位的外汇所需要的人民币成本。
其计算公式为:出口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人民币)/出口外汇净收入(外汇)可以看出,出口换汇成本与出口总成本成正比,与出口外汇净收入成反比。
出口换汇成本是衡量企业出口交易盈亏的重要指标。
它与外汇牌价进行比较能直接反映出商品出口是否盈利。
例如,在一笔出口交易中,计算出的出口换汇成本为5.6元,如果当时外汇牌价为1美元折6.6元人民币,则出口1美元的该商品取得1元人民币的盈利。
反之,如果计算出的出口换汇成本为7.6元,则出口1美元该商品,就会出现1元人民币的亏损。
(三)出口盈亏额与盈亏率出口盈亏额是指出口销售的人民币净收入与出口总成本的差额。
如差额是正数,为盈余额;如差额是负数,则为亏损额。
出口盈亏率是盈亏额与出口总成本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它是衡量出口盈亏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出口盈亏率=(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出口总成本)/出口总成本x 100%[例7-1] 某商品出口总成本为63 000元人民币,出口后外汇净收入为10000美元,如中国银行的外汇牌价为100 美元折合人民币730元,则本笔交易的盈利情况是:盈利额=73 000-63 000= 10 000(元人民币)出口盈利率=10 000/63 000x100%= 15.9%(四)成品出口创汇率成品出口创汇率是指加工后成品出口的外汇净收入与原料外汇成本的比率。
如房料为国产品,其外汇成本可按原料的F0B出口价计算。
如原料是进口的,则按原料的CIF价计算。
通过出口的外汇净收人和原料外汇成本的对比,则可看出成品出口的创汇情况,从而确定出口成品是否有利。
特别是在进料加工的情况下,核算成品出口创汇率这项指标,更有必要。
本网站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合作/权益/投稿 请联系平台管理员 Email:epebiz@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