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出口玩具有哪些难题
跨境电商出口玩具有哪些难题
玩具一直是各电商平台的热门品类。
据Statista 6月报告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玩具和游戏市场的收入将达到3824.7亿美元。
2025年至2026年,市场预计将以每年增长6.9%的增速继续保持高增长趋势。
北美仍是全球主要的玩具市场,从数据上看,美国玩具市场规模已经接近500亿美元。
此外,拉美是除北美、欧洲外,玩具品类增长最快的地区。
根据美国玩具协会估计,目前在美国销售的玩具,高达85%是在中国制造;中国有出口纪录的玩具企业2025年已达14573家。
但全球前30大玩具品牌中,没有一个来自中国。
但另一方面,中国出海的玩具商家也在寻求突围的机会。
目前,玩具行业产业链主要分为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品牌营销三大环节。
不同环节的经济附加值也各不相同,其中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占据整个产业链的高端,经济附加值最高,而生产制造则是低附加值环节。
国内来看,中国玩具厂商仍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下游,出口企业虽在增长,但仍缺少知名品牌。
不过具有原创设计的玩具,跨境卖家要及时申请专利权,避免被恶意抢注。
很多家玩具企业品牌意识已经觉醒并在及时转型,正在往中高端制造及自主品牌方向发展,在玩具品牌、IP设计方面有所突破,逐渐建立自主的品牌,从单一的加工生产,逐步向研发创新、打造品牌方面转型升级。
与品牌出海同行的另一条畅销路,就是IP、联名。
有实力的品牌会孵化自己IP,通过IP出圈带动周边产品的销量。
另一种形式是,品牌利用已有知名IP的热度,生产相关的周边产品,吸引粉丝群体购买,亦或者是知名品牌相互强强联合产出产品。
目前更多的玩具工厂仍然以代工贸易为主。
但对于产品专利之类的保护,也会去做布局。
现在80后、90后还有00后的厂二代,他们受过高等教育,甚至留学回来之后,就会更加注重知识产权布局。
跨境玩具卖家未来是否会出现一些新的打法或者思路?相比北美和欧洲市场,应如何看待新兴市场,比如东南亚等市场?。
之前主要是线下,然后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有电商思维之后,工厂就会把产品改成电商的要求,然后去做推广。
工厂有时候会通过市场去布局,有时候会从用户群体去布局,跟产品有关系,跟用户群体市场需求有关系。
对中小卖家来说,走品牌之路还有点为时尚早,更需要在运营,产品设计、选品上下功夫。
中国玩具出海急需解决两大难点:。
知识产权合规。
玩具行业极易发生知识产权问题。
工厂型卖家应积极规避侵权问题,及时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
比如要对产品涉及的商标、专利技术与外观设计进行详细调查检索,了解同行业竞争者的知识产权情况。
如发现有侵权风险,一定要做规避处理。
同时为了保护自身合法的知识产权,可以在目标市场申请商标专利或知识产权,并向中国海关备案实现知识产权边境保护。
另外玩具主要出口国欧美国家对儿童玩具产品的审核和质量要求很高,因此玩具出口还需符合目标市场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
除了版权问题以外,玩具出口还有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玩具的规范程度是卖家需要格外注意的,尤其是儿童玩具。
玩具出口到美国,需要提供CPSC证书,并确保产品有跟踪标签。
此外玩具的安全性是大多数欧美国家都非常注重的,材质、结构都需要足够安全。
比如说规范含铅玩具,含铅量不能超过100PPM。
如果产品被发现存在问题,扣留、罚款、销毁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卖家需要严格把控产品线,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品牌营销。
通过打造IP或与知名IP合作,为玩具产品提供全新内核与精神价值,从而提升产品销量与品牌溢价空间,是如今很多玩具品牌出海都会选择的品牌营销玩法。
本网站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合作/权益/投稿 请联系平台管理员 Email:epebiz@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