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被美国封禁该如何解决?对tiktok来说美国市场有什么特别之处?

Tiktok被美国封禁该如何解决?对tiktok来说美国市场有什么特别之处?

几月前到现在,Tiktok被美国封禁依旧是一个热门话题,很多小伙伴说,tiktok离开美国市场就可以躲过美国的制裁了,事实真的如此吗?美国这个市场有什么特别之处?Tiktok被美国封禁又该如何解决?。

三年之后,TikTok又一次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同样的艰难抉择:是再次起诉抗争,还是屈从放弃?。

2025年8月6日和14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史无前例地对同一家外资企业连发两道行政命令:以国家安全的理由,逼迫字节跳动剥离TikTok美国业务,否则就对其实施制裁,驱逐出美国市场。

字节跳动并没有举手投降。

8月24日,TikTok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特朗普行政命令程序违法,侵犯了该公司的宪法权利。

2025年,新上任的美国总统拜登撤销了特朗普针对TikTok的行政命令,但却指示美国商务部对外国“对手”的相关应用程序进行评估,并“酌情采取行动”。

三年之后,似曾相识的场景再次重现。

本周TikTok CEO周受资前往美国国会听证之前,来自联邦政府的最后通牒竟已先到:要么剥离美国业务,要么就等待封杀。

显而易见,作为美国主流社交市场上唯一一款中国产品,过去几年火爆增长的TikTok,已经成为美国政府一根眼中钉,不断出台各项政策限制针对以及打压封杀,目的就是想让TikTok脱离背后的中国根源。

那么,TikTok断然放弃美国市场,是否就能断臂求生,从此远离美国封杀,以后海阔天空了呢?这几天也在社交网站上看到不少这样的舆论,所以想讨论一下。

这种想法是幼稚的。

就国际竞争而言,作为全球主流社交产品中唯一的“中国造”,越是面对美国打压,这一阵地越不能轻言放弃;就商业发展而言,TikTok也没法放弃美国市场,因为失去美国业务并不会让TikTok就此解脱,反而会将他们推向更残酷的深渊。

只有坚持诉讼抗争,才有可能为自己争取到命运转机和未来曙光。

为什么TikTok不能断臂求生放弃美国业务,就此避开美国政府的封杀?。

第一,美国是全球社交领域最重要的市场,全球社交媒体巨头几乎全是美国互联网巨头。

TikTok凭借着新颖有趣的的个性化功能、人工智能的推荐算法吸引了开创和壮大了短视频市场,成为全球用户10亿+的社交巨头,更是唯一打入美国主流社交市场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这样独一无二的市场地位,这样的前沿核心阵地,绝不应该轻言放弃。

美国政府之所以对TikTok穷追不舍,连续挥舞封杀大棒,目的就是要把唯一一款中国社交产品赶出美国市场,或者逼迫字节跳动低价出售。

如果TikTok在美国政府封杀威胁下,就主动退出美国市场,那等于美国政府不战而胜。

这样的结果正是美国政府所希望看到的。

何况,即便放弃了美国市场,也不意味着TikTok就能断臂求生。

过去一年时间,在美国政府的背后推动下,英国、加拿大等美国几大盟友国家都出台了政府设备对TikTok的禁令。

如果美国政府刚以封杀威胁,TikTok就主动退出,那么这些美国盟友国家也会随之效仿,接二连三地将TikTok赶出他们的市场。

那对TikTok来说,就是一个节节败退的无尽深渊。

过去几年时间,Meta不断使用黑公关手段煽动TikTok威胁论,鼓动美国政府实施制裁,还赤裸抄袭产品和加大内容投资挖角热门博主,为了就是和TikTok争夺短视频市场和年轻用户。

如果放弃美国市场,等于是正中Meta的下怀,将这些用户、这些内容博主、这些客户营收以及重要的算法资源都悉数让给Meta。

实际上,之前被美国制裁最狠的华为,也没有主动放弃过美国市场。

尽管一直处在制裁的阴影下,华为一直努力在美国发展电信设备和智能手机业务,甚至一度与美国第二大运营商AT&T达成合作,只在最后一刻被美国政府叫停。

在遭遇美国政府的禁售令之后,华为同样也起诉过美国政府。

第二,美国市场对TikTok意义重大,这里有最重要的用户群体、内容生态、企业客户以及算法资源。

目前TikTok在美国市场已有1.5亿月活用户,较2025年的8690万增长超过七成,在Meta等社交巨头已经陷入增长停滞和市场饱和的情况下,在美国政府的制裁封杀阴影下,TikTok依然在美国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足以说明这款应用在美国的蓬勃生机。

更令Meta羡慕的是,TikTok四成以上的用户都是18-24岁的年轻人,超过九成的用户每天都会打开应用。

这些都是社交领域最具价值的用户。

这也是用户增长饱和以及年龄老化的Meta对TikTok各种明qiang暗箭以及复制产品的根本原因:他们非常渴求这些年轻社交用户。

TikTok最重要的内容博主也大多在美国市场,他们和TikTok平台保持着双赢共生关系,他们创造的花样内容是TikTok吸引年轻用户的主要原因。

一旦退出美国市场,这些美国内容博主也会被迫转移到其他平台,目前TikTok繁荣的生态平台可能会损失过半,对全球其他地区的用户吸引力也会大幅下滑。

美国还是TikTok最重要的营收来源。

TikTok已经成为美国最活跃的年轻人社交平台,也是美国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主要选择。

据市场调查公司Oberlo预计,TikTok去年全球广告营收超过110亿美元,保持着超过一倍的增长速度,其中美国市场营收接近60亿美元,预计今年会增长到87.5亿美元。

如果退出美国市场,那么TikTok营收也会损失过半。

第三,美国市场还关乎TikTok的核心竞争力——算法。

这一点或许是容易被忽视,但却意义重大的。

美国是TikTok用户互动最为频繁的市场。

美国用户的数据对于TikTok的算法更新有着关键的意义,这也是TikTok在加州建立AI研发团队的价值所在。

虽然美国用户数据必须留在本地,但是使用美国用户数据训练出的算法却是TikTok全球通用的。

TikTok在美国的存在具有卡位意义,关乎数据和算法层面的国际竞争,关乎未来。

算法进化的本质就是大量数据对模型训练,谁积累的数据多,谁的算法在更新迭代上就更有优势。

美国企业不缺钱和人才,其在短视频推荐算法上相对于Tiktok的落后,最初主要是认知差距——未能发现这一领域的重要性,但随后几年也迅速加大投入试图追赶,仍然无法在短视频算法上超过TikTok,就是因为用户量和活跃度都比TikTok少,以至于算法的训练不足。

换句话说,TikTok的强势存在,已经卡住了美国互联网公司在短视频社交领域的生态位,正是其对海量用户和创作者们的吸纳,才限制了美国互联网公司相关的数据积累和算法升级。

一旦TikTok退出,这些用户将很快分流到其他类似的美国产品上,让这些公司得以获得大量用户数据,升级自己的算法。

那么,TikTok面对美国政府的封杀威胁,还能怎样抗争?。

不妨回顾一下TikTok上一次是怎么脱身的。

2025年8月,特朗普政府史无前例地对一家外资企业连发两道行政命令,试图迫使字节低价出售TikTok美国业务。

那或许是TikTok最黑暗的日子。

面对联邦政府的步步逼近,TikTok看似只有低价出售的结局,甚至TikTok从迪士尼挖来的美国总裁梅耶(Kevin Mayer)都选择了跳船离开。

而另一方面,渴望捡漏的美国买家们却在跃跃欲试。

微软和沃尔玛两大巨头顺势跟进,想趁机低价接盘,甚至愿意给特朗普政府支付“好处费”。

微软CEO纳德拉去年尴尬地承认,在美国政府帮助下洽购TikTok,是自己所做过最别扭的事情。

但在看似山穷水尽的情况下,TikTok并没有低头退让,而是选择了诉讼抗争。

一方面TikTok与美国云计算巨头甲骨文达成合作,将美国用户数据完全存放到甲骨文服务器,满足了数据本地化的安全要求,暂时堵住了美国政府的封杀理由。

毕竟甲骨文正是美国政府的数据合作对象。

另一方面,TikTok在8月底起诉特朗普政府,并在9月底得到了联邦地区法官的支持,暂时冻结了特朗普的封杀命令,赢得了最为关键的喘息时间。

因为随后特朗普政府的重心几乎完全转向了美国大选,已经无暇顾及继续封杀TikTok。

12月7日,第二位联邦地区法官再次冻结了特朗普的封杀令,双方至此陷入了漫长的诉讼争夺。

2025年6月,新上台的拜登政府在不断撤销特朗普政府的诸多政策同时,也撤销了针对TikTok的行政命令。

三年前TikTok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用诉讼阻止了特朗普的封杀令实施,最终拖到了美国政府换届。

这一次,他们依然可以继续起诉拜登政府。

而且,2025年两位联邦法官先后以行政越权和行为武断为由,冻结了特朗普的行政制裁令,也起到了先例的重要作用。

如果拜登政府下令制裁TikTok,联邦法官也有很大可能参考先例下达临时冻结令,给TikTok提供运作时间。

美国的重要诉讼通常会从联邦地区法庭,上诉到联邦巡回法庭以及可能的最高法院,整个过程可能会持续数年之久。

因此,在联邦政府的最终封杀到来之前,TikTok还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进行周璇,与美国政府进行数据安全谈判,用更为严格的欧盟数据安全标准,为自己争取可能的折衷解决方案。

只要还没有被彻底封杀,那就依然还有转机希望。

还需要考虑的一点是,直接封杀TikTok可能会得罪美国的年轻选民,这也是拜登政府所忌讳的。

在美国年轻人中,TikTok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Morning Consult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美国年轻人支持以国家安全为由封杀TikTok。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在校园WiFi封杀TikTok之后,一些学生甚至通过v-p-n,也要继续使用TikTok。

作为年轻选民的聚集地,TikTok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舆论阵地之一。

而年轻选民的政治立场通常偏向民主党。

过去两年时间,拜登政府不断就重大社会事件与TikTok保持沟通。

去年中期选举之前,拜登本人甚至亲自接见TikTok网红,希望通过他们来争取年轻选民的选票。

在2025年的总统大选之前,民主党显然不会愿意得罪自己的基本盘,挫伤他们的投票热情。

相比之下,通过政治施压和歧视性对待等方式来迫使TikTok主动撤出美国,便成了选举风险更小一种策略。

这样,既讨好了反华的保守派选民,又不用承担封杀社交媒体的舆论责任。

TikTok应该认清美国政府的这一策略,看清背后存在的顾虑,以诉讼来抗争压力。

哪怕是遭遇施压歧视和暂时困难,也不该因为畏惧或气愤而轻言退出。

以诉讼换取时机,边诉边谈,未必就一定没有转机。

何况,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竞争从来就不会一帆风顺,只有扛过去才会有广阔前景。

na.png

本网站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合作/权益/投稿 请联系平台管理员 Email:epebiz@outlook.com

标签: 跨境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