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原因是什么?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原因是什么?

今年以来,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8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贬值态势,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均跌破7.3元。

数据显示,8月17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低至7.3180,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低至7.3494,创2025年12月以来新低。

伴随美元指数连日走强,此前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时带来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幅已经抹去。

9月1日,央行宣布于2025年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下调至4%。

消息公布后,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明显上涨,一度上涨超过290点。

对于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弱的原因,专家表示,主要是由短期压力导致,包括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带来的利差变化、美元汇率阶段性走强等因素带给人民币汇率短期的阶段性压力。

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有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美元指数于4月中旬后持续走强,6月以来虽有所回落但仍处高位,对人民币汇率形成被动贬值压力。

近期人民币汇率在美元指数高位震荡的情况下明显承压。

后续人民币企稳甚至转为升值的关键影响因素仍在于国内经济基本面的修复幅度和持续性,尤其是内需的修复。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本轮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原因有三:一是国内经济修复放缓,这是本轮人民币贬值的主因;二是美联储继续紧缩周期也使得人民币被动承压;三是监管部门对于汇率贬值保持了较高的容忍度,并因此得以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空间。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分析,中美利差倒挂和货币政策分化是影响8月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要因素。

国内经济基本面偏弱,美元指数强势反弹,央行超预期降息,压低人民币汇率。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今年前4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保持稳定,中间价累计升值0.6%。

进入5月,内外因素交织加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

一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年初本已减弱的美联储加息预期再度抬头,对美元走高形成支撑。

二是美国债务上限、地缘政治风险等推升市场避险情绪,助推美元上涨。

三是国内季节性购汇需求扩大外汇供求缺口。

6月至8月是港股分红季,上市公司大部分分红资金需购汇解决。

疫情后跨境旅游、海外留学购汇需求也明显增加。

以上便是本期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请咨询官方客服。

na.png

本网站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合作/权益/投稿 请联系平台管理员 Email:epebiz@outlook.com

标签: 跨境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