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电商该如何对付国内骗子?

外贸电商该如何对付国内骗子?

如何对付国内骗子?很多人第一个念头就是核查对方公司的真伪。

想法固然没错,可如今查一个公司的底细极容易又难。

容易者,信息发达,很多地方特别是大城市政务公开,工商登记是可以免费或少量收费来查询的。

难者,“纯假”的骗子越来越少,更多的骗子公司工商资料齐全,冠冕堂皇,有真有假虚虚实实。

行走的又多为灰色空间,利用法律和国家行政管理和部门协作的漏洞。

所以,很多时候即使核查有此公司,也并无多大的参考价值。

有些最基本的判断方法。

首先看公司名。

正规的公司名称是这样的:地市名 + 企业名 + 行业类别 + 企业性质如上海/东运/进出口/有限公司或宁波/久星/铝制品/厂或香港/洪升行/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大陆地区,一般是不允许以国名或“环球”一类的名称来命名公司的。

但是,香港或国外一些地区可以。

因此,当看到类似于“环球国际风险投资公司”的名字时,基本可以断定不是国内注册的公司。

而更有可能是在境外登记的一个“纸片公司”,然后在国内做个办事处工商登记而已。

并不是说这类公司是骗子——事实上,颇有一些只有一间办公室三两个人非常可疑的公司,其实手里真的有大笔的钱寻找投资的。

所以说,骗子公司虚虚实实,难以深究。

当然了,可能的话,侧面了解一点资料没坏处,但不是关键。

没有把握的时候如何应对呢?把握三个简单原则即可:1.宁可信其有。

虽然无把握,毕竟是个机会。

认真对待,体面周到,和气生财。

2.不见兔子不撒鹰。

热情对待是一回事,涉及到钱决不松口含糊。

没见到真金白银前,捂紧口袋。

3.对不明底细的,照规矩办事。

做生意,只对熟客“灵活”,初次交道则一动不如一静。

至于贿赂、回扣,本身就是见不得光的事情,以后吃亏了都不敢声张。

此外,碰到要求到对方所在地“面谈交易”的,不要轻易允诺。

行业习惯,真正要大宗采购的客户,常理上更应该是自己到生产厂家去,看设备规模生产能力等等。

违反常情的先要有三分警惕。

可以在电话、传真中把交易细节确定,邮寄样品看货等,把“见面”的必要降至最低。

对方坚持要求见面,并且有说得过去的理由的,再考虑动身拜访。

拜访的时候,必须两人以上,见面地点选择对方公司而不是酒店饭馆,尽量避开吃饭时间。

见面的时候多打几个电话与外界联系,当着对方的面说明所在地点,给可能的骗局打个预防针。

不了解底细前,谢绝对方去娱乐场所的邀请等等。

戒贪、戒急、戒虚荣心,是生意场上最基本而永恒的防骗之道。

明白外贸原理,则可灵活操作而变不离宗;积累江湖经验,方能雾里看花而方寸不乱。

na.png

本网站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合作/权益/投稿 请联系平台管理员 Email:epebiz@outlook.com

标签: 跨境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