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切入点要小,也要做得美

“小而美",切入点要小,也要做得美

“小而美"无论是对创业者来说,还是对像我们做早期投资的来说,实际上已经不存在选择的关系。

比如创业,可以选择不做“小而美”的事情,选择做规模,一开始就把企业规模做大,但极少人能够做到。

这几乎不是选择题,是必须走“小而美”这条路线。

因为创业者必须这样选择,所以投资人才会在这个领域做投资。

关于“小而美" ,什么是小?“小” ,在创业切入点上要小,不能想得太多,如果什么都想做,肯定做不好。

因为用户需求多样化,需要企业做出迅速反应,如果企业想做太多,势必变得慢,在竞争上落后于竞争对手。

另外一个“小”是在公司的规模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公司,公司人数很多,全靠人力的叠加。

这些公司肯定不符合未来的特点,大家可以到网上查一下2016年裁员的名单,很多都是招人大多,这些人本身并不能产生非常大的增值的价值。

这些年从全球来看 ,在公司的规模方面,从人数来讲是变得越来越少的。

大家知道中国移动前段时间被腾讯超越,腾讯成为了亚洲市值最大的公司。

中国移动员工人数有50万,几大银行的员工人数有二三十万,腾讯有多少人呢?腾讯只有2万多人。

像国外的Facebook也就只有3000多人,Facebook用190多亿美元收购的WhatsApp,当时只有几十人。

创业者通常担心一个问题,我做这么小的一件事情,我的市场规模太小了,天花板太低了,所有创业者在选择细分切入点的时候都有这个担心,如果打开了思路,这个担心没有必要。

之前和一个朋友聊到类似的问题,像做游戏的行业也在细分,创业者想做让所有玩家都来玩的游戏,是很难成功的,必须瞄准某一类型的玩家。

中国有几亿的互联网用户,也就是说,如果互联网能细分市场,有需求的商品都可以卖出去。

创业者还担心自己的切入点太小吗?我觉得不用担心。

创业者需要担心的是什么呢?应该担心美的问题,担心在这个点上能不能做到足够美。

大公可现在也在变小,拿腾讯来说,腾讯前段时间把自己的半条命交出去为什么?它做生态,只做好核心的产品,而腾讯核心产品就是QQ和微信,它把自己不需要做的如售票、生活服务、企业服务这些业务,全部都转接到外部,通过资本的纽带来构建自己的生态。

哪怕最核心的业务,也是以内部小组的形式做,表面是庞然大物,实际上也变得、 “小而美”。

“小而美”,是必然的选择。

如果是创业者,不要想太多,把点找好,把要做的东西做好、做得更美。

na.png

本网站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合作/权益/投稿 请联系平台管理员 Email:epebiz@outlook.com

标签: 跨境电商